先说“皈依佛”。什么叫皈依呢?“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久远劫以来,在六道里流转轮回,实在是无依无靠,这是非常可怜。这是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没有遇到好老师。今天遇到了好老师,老师教导我们:要从迷惑颠倒回头,依靠自性觉。自性本来觉,所以皈依佛,不是外面的佛,是自性佛。净宗常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弥陀是自性变现出来的,释迦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自性所现的佛;所以我们皈依的是自性佛,就是自性觉。佛就是觉的意思,从现在起我们要觉而不迷,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觉悟,绝不能迷惑。“觉而不迷”才是真正的皈依。如果你皈依佛,还是迷惑颠倒,还是颠三倒四,那你并没有回头,也没有依靠,你那个皈依是有名无实,得不到护法神的保佑,得不到感应。所以一定要认识清楚,皈依自性觉。第二“皈依法”。“法”是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完全与事实真相符合;就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在佛经里称为“正知正见”,或是“佛知佛见”。这是自性的法宝,不是从外面来的。佛陀教我们从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回头过来,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见,这个叫“皈依法”。所以“法”是自性的知见,不是跟着别人走。佛之伟大,佛之令人敬佩,就在他没有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佛完全教我们做一个顶天立地、独立自主的人,这是他最值得我们尊敬之处。“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境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凡夫根尘相接都会被外境污染。接触到顺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贪心,贪就是污染;不顺自己意思的,就起了嗔恚心,被嗔恚污染。所以诸位要知道,五欲、七情都是污染。这是心地的污染。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没有污染,我们要从一切污染回过头来,依自己的清净心,这才是“皈依憎”。三皈依总结起来说,“皈依佛”就是觉而不迷;“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净而不染。佛教导我们修正行持的三大要领(三个标准)就是“觉、正、净”,这是自性三宝。觉、正、净,每一个人都有、都具足的。从前把它忘掉了,从今天起要回过头来依靠它。佛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想到觉、正、净,念念之中想到觉、正、净;要用觉、正、净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这叫做三皈依,这是真正的皈依。“觉、正、净”这三个原则就是三宝。三宝是一而三,三而一。你想想,一个觉悟的人,他的见解会错误吗?他的心会不清净吗?心不清净,见解不正确,那就没觉悟。同样的,一个正知正见的人,怎么会不觉呢?怎么会不清净呢?因此,一而三,三而一。佛给我们开了三个见性成佛的门,譬如这个佛堂有三个门,你只需从一门进来,一切全都得到了。中国大乘宗派里,禅宗选择由“觉”门进入,要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禅宗之外,部属于教下),像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法相宗,这些选由“正”门人一一依经典的教训来修正见解、思想、言行。念佛的净土宗和密宗,这两宗都是由“净”门人一一修清净心。所以一而三,三而一。这许多宗派,在三个标准当中任选一门,虽然选择不同,功效、成果则完全一样。没进门的时候不同(觉、正、净不同),进了门之后完全相同。此时,我们才知道,法门真的是平等,没有高下差别。但是“觉”门定要上根利智,要很聪明的人,心地很清净的人才能学,否则的话这个门是走不进去的。你看六祖在《坛经》里说。他所接引的对象是上上乘人,如果不是上上根基,这个觉门是走不通的,修了也不会开悟。“正”门一般根基都可以走,时间较长,要念很多书,就好像上学一样,由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要念好多年,路很长。“净”门,净密两宗由此入门,专修清净心。在这末法时期,这两宗很盛行,实在有它的道理。“净门”就不需要上根利智,也不需走很长的路(时间)。这两宗之中,特别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净土宗,比密宗摄受还要广泛,成就还要容易,更容易得清净心。这是我们首先要将自性三宝认识清楚,知道如何选择法门,作为修行的依靠,找到真正的皈依处。否则的话,虽然在佛菩萨形像前面受过形式上的皈依,其实从哪里回归,依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错误了。上面所讲的自性三宝,道理也许能够体会到一些;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找不到一个依靠,三皈仍然是落空。我们哪那里找到真正的依靠呢?就是三皈依定要落实在生活里。要知道,佛教每一宗都有它所依据的经典与修学方法。譬如华严宗所依的三宝,“佛”是毗卢遮那佛;“法”,就是《华严经》;“憎”就是文殊、普贤,以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菩萨憎一一修学的榜样。我们跟他们学,要学得跟他们一样,这三皈依就落实了。如果是法华宗,它是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我们就是依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佛”宝;《妙法莲华经》是“法”宝;法华经上所说的菩萨是“憎”宝,都是我们修学的榜样。净土宗依靠的佛宝,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法宝,是《无量寿经》和净土五经一论;憎宝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诸大菩萨。学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学大势至菩萨的专一。《愣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大势至与其同伦等,自从开始皈依起,一直到成佛,修的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这一句佛号,“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假”是借其他法门来帮助,修净业者不需要借助其他法门,从初发心到成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那要怎样念呢?他的秘诀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是念佛时,没有怀疑、没有夹杂,这个心是清净的,一定要用清净心来念。“相继”,是一句接着一句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这是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的秘诀。“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念佛决定成功。夏莲居老居士编了一部《净修捷要》,他说:“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我初读时,为之惊觉,从来没听人这样说过,等理解后,我非常赞叹、非常欢喜!他讲得太正确了。大势至菩萨是尽虚空遍法界,第一个专修念佛法门的初祖,是法界初祖。我们再回头来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部讲《华严经》。华严会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则《华严经》里普贤是娑婆世界的初祖。《无量寿经》传到中国,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建念佛堂,集合志同道台的莲友一百二十三人,依《无量寿经》专修念佛法门。他是中国净宗初祖。所以我们今天讲净宗初祖,就有三位。中国初祖,慧远大师;娑婆初祖,普贤菩萨;法界初祖,大势至菩萨。我到美国弘法,李炳南老师特别嘱咐,应将净宗传到西方国家。我在达拉斯建立了一个小佛堂,老人为我题匾额“华严莲社”。我在台湾讲了十七年《华严经》,讲堂就用此名称。这次道场建立,佛堂有二十一尺高,我从大陆请来的“西方三圣”只有四尺高,供养在佛堂中显得佛堂太高,佛像太小,不能相配,于是常常在想,墙壁上最好能够有大张彩画佛像,画的佛像一定要画美国人的面孔,象征佛法传到美国。这一次来美国前一天,有人送来一卷佛像给我,我不知道是什么人送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基金会的简丰文居士代我收的。送来的时候嘱咐:这一卷佛像请带到达拉斯佛堂供养。我打开来一看,是油画的西方三圣像。真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是印度人的面相,观音菩萨画的是中国人,大势至菩萨画的是美国人像,真的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大势至菩萨是净宗初祖,初祖到美国,代表净土宗真的传到美国了。“净宗学会”于是在美国成立。“净宗学会”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倡的,在大陆没有组成,也没有建立,第一个“净宗学会”是在达拉斯建的,所以大势至菩萨现美国人像,我欢喜无量!这是净宗的三宝,是我们真实的皈依处。要学阿弥陀佛,要学《无量寿经》,要学观音、势至。他们就是我们修行的榜样,修行的标准,这叫真正的皈依。此外,还要说明的就是住持三宝。“住持三宝”就是佛像、经书、出家人。它虽然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但是它的作用是象旺三宝住世,能提醒我们回头依靠。因此学佛的人,家里供养佛像,常常见到佛像就提醒自己,皈依自性佛一一处世待人接物,定要觉而不迷。如果没人提醒,就会忘掉,又迷惑颠倒啦!佛像提醒皈依的作用很大。我们供养佛像的功德,他的好处就在此。经书要天天念,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我们念《无量寿绎》,不是念给阿弥陀佛听,是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训,他在经上教导我们怎样存心,怎样处世、待人、接物。要把《无量寿经》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使我们日常实际的生活写出来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我们真正生活的写照,如此皈依法才落实,这是“法宝”。“憎宝”是出家人。看到出家人,无论持戒、犯戒,就会提醒自己六根清净,净而不染,这就是出家人的大功德。这是住持三宝对于我们的功德利益。须知,皈依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师,法师只是憎团里的一个代表,他把三皈的意义、修学的纲要传授给我们,使我们知道从今天起就要依觉、正、净来修行。佛法所求的智慧,是大圆满的智慧,也就是圆满的自性。佛法之所修,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用什么方法修呢?方法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不论用什么方法,不论用什么手段,都是修觉、正、净。如果不修觉、正、净,那就不是佛法了。因此,方法虽然很多,目标却相同。这就是殊途同归,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修净土绝不可毁谤禅、密诸宗。为什么呢?他走的门路与我不同,目标则一致。好比我们坐车到此地来,他走路来此地,我们不能说他错,因为条条道路皆通达至此,他可以自由选择。我在亨斯维尔,有一位同学来问我:“佛法这么多法门,我们都迷惑了,应该修哪个好呢?”正好当时地上有个球,我指着球说:“佛教就像这个球一样,你看球面上无量的点,就好像法门无量之多。佛法教你求圆心。任何一点,只要直修,都能达到圆心,不必找第二点第三点。古人说:‘就路回家,何必绕圈子呢!’”他明白了,佛法所求的就是真心,心性明白了,全体都得到了。所以无论哪一个法门,秘诀就是“专”。只要专修必定成就——能得定、能开慧、能证得大圆满的自性,使自性完全开显出来,所以住持三宝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功德,有很大的贡献。出家人是憎宝,我们对于任何一位出家人都应尊敬。好的出家人,我们亲近他;不如法的出家人,我们敬而远之。“远”就是不要跟他学,不是不尊敬他,以他的作为、形象给自己启示、警惕,这才是真正皈依三宝。所以“皈依三宝”绝不是皈依一个人。如果说皈依一个人,问题就严重了。为什么呢?将来你的前途是堕阿鼻地狱。怎么说堕阿鼻地狱?因为僧团是团结的,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僧团,虽然分布到尽法界,依然是一个整体。我们这个世间的僧团好像是支部、分部。我们若是认定皈依某一法师,则这个法师是我师父,那个法师不是我师父,这就是“制造党派,分化团体”,这个罪过就是“破和合僧”。戒经中说,破和合僧的罪是堕阿鼻地狱,是五逆重罪。五逆重罪是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菩萨阿罗汉、破和合僧。如此说来,你不皈依还好,还不造这个罪业,这一皈依就破和合僧,这就不得了。还有要知道,皈依只有一次,不是见到甲法师就求受三皈依,乙法师来又去受三皈依,皈依好多法师,自己认为了不起,这么多法师保护我了。其实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谁也保不了你。只有皈依自性三宝,那才叫真正诸佛护念,善神护佑。所以这观念要弄清楚,要弄正确,千万不能错。在我传授三皈的时候,若是已经皈依过而没弄清楚,今天听讲明白了,从心里回头,依自性觉、正、净,就是真正皈依。至于仪式不必另外举行,法名也不必另取,只要一念回光、真心受持,便是真正把三皈依传授给你了。“受持三皈”是入佛门最重要的一课,非常隆重,也非常严肃。若是真正接受了,学佛就从当下开始。接受三皈之后要保持,不能把觉、正、净失掉了,也就是说时时处处要忆念觉、正、净,这是我们修正行为的标准。佛教修行方法无量无边,都是修觉、正、净。但是觉、正、净三门,明心见性的三门,我们任修一门,修成了,则三法门都得到了。佛教在中国有十个宗派,各宗修学偏重不一。发愿修学念佛法门的人,念佛就是从净门人。换句话说,念佛的人目的是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心净则土净,由生净土见弥陀而圆成佛果。“具足众戒”,“众”是众多;众多的戒条里,最重要的是五戒。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出家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条戒,然而真正的戒条只有前面十七条。四重十三憎残;这是属于戒,其他的全属威仪。威仪是什么?威仪是礼貌、礼节。就是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应该遵守的规矩。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三皈戒(三皈五戒)是一个学佛的人,时时刻刻不能离开的。”那时我住在台北,他举例说:“譬如你从台北坐火车到高雄,你要买一张火车票。从上车这张票就要拿在手上,一直到达目的地,这票还要收回,不能离开这一张票。三皈五戒就像这张票一样的重要。”老人告诉我,离开了皈戒,就失掉了佛法,就不是佛弟子了。

中山周日放生群每个周日均有放生,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