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深圳國際攝影周”10月27日在深圳美術館開幕。此次攝影周將舉辦“德國製造——從19世紀到今天的德國攝影”等國際重量級影展,並展出數量眾多的世界攝影大師原作,是文化界、攝影界的一次盛會。此外,作為香港當代重要的攝影師之一,張伯根在上世紀50-60年代拍攝於香港的黑白照片,第一次在內地展覽。活動將持續到11月6日。
攝影作品背後的創作故事攝影周期間,深圳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優秀作品展、“約瑟夫卡什肖像攝影展”、“香港攝影家張伯根——香江往事”、“新星三十年/深圳三十人攝影展”等展覽陸續同觀眾見面。
深圳美术馆摄影展现场。本屆攝影周主要活動包括“深圳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和“國際策展人系列展覽”。“深圳國際攝影藝術展覽”面向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徵集攝影作品,共收到來自58個國家和地區的位元作者提交的件參賽作品,而且,“深圳國際攝影藝術展覽”也得到了國際影藝聯盟(FIAP)和加拿大攝影藝術協會(CAPA)兩大權威機構的認證,所有在本次活動中入選的成績,均作為積分計入國際影藝聯盟(FIAP)的名銜申請。
與此同時,“德國製造——從19世紀到今天”、“彩色攝影歷史收藏之二”、“F.C.宮迪拉赫漢堡基金會——攝影藝術檔案”、“攝影動機與影像語言表達”等學術講座也分別在廣州、東莞和深圳三地舉行,為觀眾們講述優秀的攝影作品背後的創作故事和人文內涵。
此次参展的摄影作品。呈現19至21世紀的德國世界作為德國最早和最具實力的畫廊,基肯畫廊(KickenGallery)在本次攝影周上推出“德國製造——從19世紀到今天的德國攝影”,為中外觀眾展出幅,涵蓋德國攝影歷史上各個學派及風格的攝影大師原作,全方位呈現19世紀至21世紀的德國世界。
肯畫廊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早在19世紀中葉的德國,攝影技術作為傳播和呈現的手段,已被人們廣泛採納。在20世紀第一個十年,由於技術的改進和新興大眾媒體對圖片的需求,攝影技術在不斷普及。在德國,創新已使攝影業和電影業得以蓬勃發展,同時亦由前衛大師們奠定了基礎和新的視野。
二戰帶來的傷痕和破壞,在藝術攝影領域得以實踐。戰後幾代人創立了一種例如透視手法、拼貼、暗室實驗等新的視覺語言,試圖重新詮釋和重振前衛攝影。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重心轉向了概念攝影和紀實攝影。無論在東德或西德,通過不同的影像和鏡頭,見證了一個閃爍的時代,既令人不安又充滿希望的時代。德國當代攝影師創造了我們對周遭世界的獨特看法,特點是冷靜、客觀和高度的個人視覺。
香港攝影師張伯根內地首展F.C.宮迪拉赫是世界攝影先驅,其作品發表在法國、德國及美國等國家的時尚雜誌、生活雜誌封面上。他捐獻其全部收藏及個人作品,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基金會,並在漢堡捐資成立了攝影博物館,以此資助和支持年輕一代攝影室,本次攝影周將展出宮迪拉赫時尚攝影原作60幅。
從19世紀到20世紀,從畫意攝影到社會現實主義,這些在各歷史階段、不同風格的攝影大師們,始終堅守自己的創作理念,留下一批極具大師典範的珍貴影像。本次攝影周由國際著名收藏家史蒂芬·懷特提供的幅俄羅斯攝影史收藏展原作,將帶領觀眾追溯在歷史長河中那些偉大攝影師留下的經典瞬間。
繼“首屆深圳國際攝影周”史蒂芬·懷特帶來的“彩色攝影歷史收藏展”後,本次攝影周將繼續推出“彩色攝影歷史收藏展”第二部分,從年到20世紀末,跨越近年,再次續寫世界彩色攝影的歷史。
此外,作為香港當代重要的攝影師之一,張伯根在上世紀50-60年代拍攝於香港的黑白照片,第一次在內地展覽。
攝影周的策劃人孫成毅表示,文化是評價一個城市的重要標杆,而深圳的文化知名度目前如果與國際上的一些城市比較,可能還會排在奧克蘭這樣的小城市的後面。所以國際攝影周所做的事,其實是在提升深圳在國際上的文化影響力。
國際城區影像節的策劃人之一、深圳市大乾藝術創始人陳東表示,影像是視覺文化的核心,而視覺文化是當前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主宰著未來的文化趨勢,以影像的全新形式展示深圳國際化城區的概念,正是一個最恰當的手段。別具特色的國際城區影像,為城市文化注入新鮮活力元素,粵港澳三地跨媒介合作,緊密圍繞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重要戰略,可全面推進深圳國際化交流重要文化視窗的建設。
·END·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的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