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CPs类新型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浓度很低,但是难以降解且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富集,从而对人类生活和饮用水安全产生一定影响。本期的大家之言特邀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姜蕾高级工程师谈谈PPCPs,简要分享水环境中PPCPs类新型污染物的预警及控制新技术,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思路。
姜蕾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饮用水应用技术研发,重点研究领域为新型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水环境污染物的生态与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等。曾获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科技论文奖项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与编制地方标准1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近20篇,承担或参与国家和地方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水专项“太湖流域上海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上海市重点课题“饮用水典型微量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青草沙水源水中抗生素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研究”等。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一类新型痕量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andPersonalCareProducts,PPCPs)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重视,之所以称其为新型污染物,主要因为是新近出现的、或之前就有但认识有限。近年来,欧美等不少国家已经对水环境中PPCPs的残留、环境行为和归宿展开了广泛研究,相比之下,我国对于水环境中PPCPs的研究起步较晚、报道也有限,亟待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1水环境中PPCPs类新型污染物的来源
水环境中常见的PPCPs主要包括各种处方药、非处方药(如抗生素、消炎药、镇静剂及显影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兽药、保健品和其他个人护理品及其代谢产物等。其迁移途径如日常所用的化妆品中的PPCPs会随着洗漱、游泳等途径排入到环境水体中;医药品经人体或动物摄入后,仅少部分得以代谢,大部分未完全代谢的药品会随着尿液或粪便排入污水中;在农业或畜牧业中,为了加快农作物以及家禽家畜的快速生长、避免虫害等,常会使用大量PPCPs(农药类),药物会通过雨水冲刷随农业径流最终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成为了PPCPs进入水环境的途径之一;除此以外,制药、轻化工等领域生产废水中PPCPs的浓度极高,如无法得到妥善处置,也是PPCPs进入水环境的重要途径;被当做固体废弃物丢弃的药品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吸附了PPCPs的污泥最终会进入垃圾填埋场,在其填埋过程中,PPCPs类污染物可能会随着垃圾渗滤液流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对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可能带来隐患。
由此可知,水环境中PPCPs类污染物的来源十分广泛。虽然PPCPs类新型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浓度非常低(ng/L~μg/L),但是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难以降解,会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富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会造成威胁。目前,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欧盟水框架指令已将一些PPCPs类污染物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而在我国,PPCPs类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仍存在争议,毒性机理也尚不明确,标准制定、排污主体的监管、控制技术的研发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掌握水体中PPCPs的存在水平,优化现有检测方法,开发预警技术和控制平台,提高污水处理厂中PPCPs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成为了当前水环境治理所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白癜风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