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的过程中,
有些痛我们得学会尽情享受,
有些痛则不是忍忍就能过去的。
学会分辨正面的酸爽和负面的伤痛,很重要。
可怕的不是伤痛,是痛得不明白!
(特别是明明是痛得受不了,却还以为是正常训练带来酸痛,最坏的结果就是酿成伤病。)
肌肉延迟性酸痛
跑步训练后第二天的肌肉酸痛并不是问题,反而是一种很爽的感觉。这在新手或者长期停练后的恢复训练时的更明显。
1疼痛位置较对称,胸痛就是两边一起疼,屁股痛就是整个臀部痛。
2疼痛程度逐渐减少,不会持续几周没有任何变化。
3酸疼的面积布满整个肌肉,而不是单一的痛点。
乳酸堆积疼痛
这类疼痛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体能训练后,肌肉和血液内乳酸增加堆积,肌肉感到灼热,这种酸疼会迫使训练者停止训练(这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1通过跑步长期的训练,肌肉对于乳酸带来的疼痛感耐受度越高,你运动的耐力就会越好。
2乳酸带来的痛苦是有价值的,合理利用可以更快进步,比跑步训练中的乳酸阈值跑,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拉伸酸痛
在跑步前后拉伸的过程中采用外力强制肌肉纤维拉长,强制排除代谢物,你必然会感受到肌肉拉伸产生的酸痛感。
1如果经常进行类似的按摩和拉伸,那么你对于这类痛感也会慢慢适应。
膝盖疼痛
如果发现膝盖有什么疼痛,尤其是当你跑步的时候,那么你就务必要多留神。这些损伤的特征是膝关节某些位置疼痛或者无法弯曲等,一般而言是膝盖缓慢被损伤后的结果。
各种膝盖疼痛可能预示的伤病症状
膝盖外侧——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膝盖周围——髌股疼痛综合症
膝盖上方——四头肌腱炎
膝盖骨上方或上胫骨内侧——滑囊炎
膝盖骨下方——髌腱炎
足部疼痛
如果是足跟部上方和内部的疼痛、酸痛、压痛、僵硬,活动后加剧,那么这种疼痛很有可能源于跟腱炎。跟腱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腱,帮助踝关节完成步行、跑、跳等动作,运动时过度使用肌腱就容易造成肌腱的撕裂和损伤。
如果脚跟出现了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在足底近足跟处且持续存在,那十有八九是足底筋膜炎的症状。倘若长时间的跑步、登山、过度的走路就容易引发这种伤病。
腿部疼痛
跑步运动中,在小腿前侧或小腿后内侧中下段(内踝上2-20厘米区域)出现深层疼痛,则很有可能是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也叫外胫夹。和正常的肌肉酸痛不同,这种疼痛表现为在开始运动时比较明显,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所缓解,运动停止后疼痛再现,有按压痛,肿胀感。
肋部或侧腹痛
相信不少跑步的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在你起跑后大约5分钟左右,通常是身体的肋部或侧腹部可能会感觉一阵抽搐,产生疼痛。这种疼痛是由于肋间肌肌肉隔膜痉挛造成的,俗称“岔气”。
如果跑步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是饭后、饮水后立即跑步都有可能造成岔气。剧烈活动时肌肉进入紧张状态,而内脏器官惰性大,不能马上活动起来,使呼吸肌紧张而痉挛
关于正面的酸爽和负面的伤痛:总的来说,若是疼痛位于关节部位,或是有非常局部的疼痛、压痛、肿胀、发硬、痉挛,那么就应该警惕是否是伤病导致的症状了。
跑友里经常有人会说虐练就是“痛并快乐着”,但不是所有的疼痛都会带来进步,要时刻警惕运动损伤的前兆。
拥抱酸爽,拒绝伤病!
相关阅读
跑步会遇到的损伤及治疗方法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