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炎症。本病在临床中常见,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
中医认识
“喉痹”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其含义较广,大抵包含了具有咽喉部红肿疼痛为特点的多种咽喉部急、慢性炎症。后世医家对疾病的分类渐趋详细,将“喉痹”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区分开来,如《喉科心法》:“凡红肿无形为痹,有形是蛾”。
多因起居不慎,肺卫失固,致风热邪毒乘虚侵犯,由口鼻而入直袭咽喉,以致咽部红肿疼痛而发为风热喉痹。若因失治误治,或平素肺胃积热,则邪热传里而出现肺胃热盛的重症。素体虚寒者,风寒之邪犯于皮毛,内应于肺,壅结于咽喉,则可表现为风寒喉痹。
.
一、分类
从病理学上,可分为以下5类:
1.慢性单纯性咽炎
2.慢性肥厚性咽炎
3.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
4.慢性过敏性咽炎
5.慢性反流性咽炎
.
二、病因
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是导致慢性咽炎的主要原因。
1.咽部邻近的上呼吸道病变
2.气候及地域环境变化
3.职业因素
4.全身因素
5.过敏因素
.
三、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各型慢性咽炎症状大致相似且多种多样,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
常在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及恶心。由于咽部异物感可表现为频繁吞咽。咽部分泌物少且不易咳出者常表现为习惯性的干咳及清嗓子咳痰动作,若用力咳嗽或清嗓子可引起咽部黏膜出血,造成分泌物中带血。
.
1.慢性单纯性咽炎
检查可见咽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张,呈暗红色,表面有少量黏稠分泌物。
.
2.慢性肥厚性咽炎
咽部检查可见咽后壁多个颗粒状滤泡隆起,呈慢性充血状,有时融合为一体,在淋巴颗粒隆起的顶部可形成囊状白点,破溃时可见黄白色渗出物,咽侧索淋巴组织可增厚呈条索状。
.
3.慢性萎缩性咽炎或慢性干燥性咽炎
咽部附有干痂,伴有口臭。检查见咽黏膜干燥、菲薄,重者呈鳞状、发亮。可覆盖脓性干痂,病变延续到咽鼓管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蔓延到喉部,可引起声音嘶哑。
.
4.反流性咽喉炎
咽部专科查体同慢性单纯性及肥厚性咽炎,咽喉反流可能伴有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而出现声嘶。
.
上述症状常在用嗓过度、气候突变、环境温度及湿度变化时加重,尤其以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为著。
.
四、诊断
根据患者的连续咽部不适感3个月以上的病史,结合患者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张,呈暗红色,表面有少量黏稠分泌物或咽后壁多个颗粒状滤泡隆起,呈慢性充血状,咽侧索淋巴组织增厚呈条索状,或咽黏膜干燥、菲薄,覆盖脓性干痂,可诊断慢性咽炎,但应注意许多全身性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早期可能仅有与慢性咽炎相似的症状。
故当主诉与查体所见不吻合或有其他疑点时,不应贸然单纯诊断慢性咽炎,而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检查鼻、咽、喉、气管、食管及颈部甚至全身的隐匿性病变,以免漏诊。
慢性变应性咽炎的诊断,除有相应的变应原接触史、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外,还应做皮肤变应原试验,总IgE及血清特异IgE检测以明确其过敏原。
慢性反流性咽炎可行胃食管反流相关检查。
.
五、鉴别诊断
1.慢性扁桃体炎
2.咽部或临近部位的良恶性肿物
3.茎突综合征、舌骨综合征及咽易感症
4.肺结核
5.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
六、雷火灸治疗
1、灸疗部位:下颌骨下部及颈部两侧,印堂至鼻根部,两侧耳下部至颈根部;
穴位:风池、风府、合谷。
.
2、操作方法:
①棒式灸具,下颌骨咽区作半圆横行灸疗,来回移动为1次,每10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皮肤,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②纵向灸法,灸两侧耳下部至颈根部,来回移动为1次,每8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皮肤,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③纵向灸法,印堂至鼻根部,来回移动为1次,每10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皮肤,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④雀啄法,风池、风府、合谷,每8次为1壮,灸6壮。
.
3、疗程:5次为一壮,每壮之间隔两天。
.
——桂艾堂——
给您五千年的爱,伴您健康逆生长!
桂艾堂
中国艾灸领导者加盟艾灸,要选择专业品牌
元加盟桂艾堂
无需医学基础、无需经营经验
快速收回投资成本
无边界盈利机会等你来加盟/代理/项目嫁接/战略合作养生-
加盟唐经理
轻松创业
诚邀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