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肌肉(横纹肌)由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组成,前者又称白肌纤维或时相肌纤维,后者又称红肌纤维或姿势肌纤维,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易疲劳,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力量小、但不易疲劳,一般来说,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在增长肌肉体积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两种肌纤维共存于每块肌肉中,且身体每块肌肉两种肌纤维的比例也不尽相同。通常将以快肌纤维为主的肌肉称为姿势肌,因姿势肌能持续紧张,具有稳定功能,也就是静态肌;将以慢性肌纤维为主的肌肉称为时相肌,时相肌是动态肌,主要负责运动。姿势肌与时相肌往往是相互拮抗的。
在进行健身运动时,必须了解人体不同部位的肌肉类型,才能获得较好的健身效果。在临床中通常通过观察肌肉疲劳特点来评估肌肉的类型,若用肌肉收缩最大力量的80%能重复练习的次数15次,则为慢肌纤维占较高百分比,将其判定为姿势肌;若用肌肉收缩最大力量的80%能重复练习的次数5次,则为快肌纤维占较高百分比,将其判定为时相肌。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的横截面积成正比,如果想要增加肌肉的力量,则应根据对不同肌肉类型分别设置不同的训练计划,耐力训练能引起慢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但有些人即使肌肉很发达,其所能负荷的重量却没有肌肉不是很发达的人多,这是因为肌肉不很发达的人的神经系统能调动更多的肌肉协调用力,而肌肉很发达的人只是调动了很少一部分肌肉。
了解人体不同肌肉类型对于医生的临床治疗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姿势肌总是有高活性、紧张、缩短和高张力的倾向,时相肌则总是有变弱和松弛的倾向,而最佳的肌肉活动需要良好的平衡以及不同肌群间的协调(拮抗肌抑制,协同肌共同活动),这种过程决定了人体不同的特定姿势和运动模式。各种习惯、创伤、疼痛及关节功能紊乱则会导致肌肉不平衡及过度牵拉,并最终通过肌张力来影响人体姿势和运动模式,其中疼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疼痛的阈值决定关节功能障碍是否表现为一种疾病,当然在早期整个运动系统会尝试适应和代偿以耐受这种状态和维持机体的功能,晚期则表现为一种疾病。因此,了解不同肌肉的功能和运动类型在肌群中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准确地治疗病变的姿势和运动模式。
具有缩短倾向的姿势肌
头部短伸肌
颈部伸肌
肩胛提肌
斜方肌中上部
竖脊肌腰段
腰方肌
咀嚼肌
胸锁乳突肌
斜角肌
肩胛下肌
胸大、小肌
腹斜肌
腘绳肌
股直肌
阔筋膜张肌
髂腰肌
短收肌
小腿三头肌
上肢屈肌
具有变弱倾向的时相肌
三角肌
斜方肌下部
前锯肌
臀肌
腹直肌
颈深屈肌
口底肌群
股肌
胫前肌
腓骨肌
趾伸肌
上肢伸肌
附录:两种肌纤维的特点
姿势肌纤维(红肌纤维):Ⅰ型肌纤维(慢肌纤维)
直径约50mm
肌红蛋白含量高(红颜色)
Z区厚
线粒体数量多
中性脂肪含量高
有氧代谢占优势
糖异生和糖酵解活性低
线粒体酶活性高
收缩速度慢
适合耐力和支持功能
有缩短倾向
治疗:拉伸
时相肌纤维(白肌纤维):Ⅱ型肌纤维(快肌纤维)
直径80-mm
肌质网发达
Z去薄
线粒体、脂肪和糖原含量低
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ATP酶活性高
无氧代谢占优势
糖原消耗高
与爆发力相关
增加脉冲频率可以增加力量
有变弱的倾向
治疗:力量强化
更
多
知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