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是医学界公认的神经系统中最痛苦、最顽固、治疗最困难的一种疾病,被公认为“天下第一痛”,有“不死的癌症”之称。三叉神经痛是中枢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普通人群发病率高达千分之二,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烈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剧痛,突发停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间歇期完全正常。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域(如上唇、鼻翼、眶上孔、眶下孔和口腔牙龈等处)而被诱发,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为避免发作,患者常不敢吃饭、洗脸、面容憔悴、情绪抑郁。发作严重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面部潮红、流泪和流涎。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首选卡马西平,约70%患者服药后疼痛缓解,但是一般不能根治,疗效常会逐渐下降而不得不进行性增加剂量,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嗜睡、血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过敏性皮疹等副作用。其他药物有奥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匹莫齐特等,均有不同程度疗效,但都不能根治,且有不同程度副作用。
二.射频毁损术
该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者;高龄、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者。射频热凝疗法是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目前,射频热凝疗法在临床较广泛,治疗效果良好,虽然有一定复发率,由于操作方便,可重复实施,最终达到镇痛的目的。此疗法的优势如下:
1、痛苦小: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精准定位后,对患者静脉全麻再治疗,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小。
2、创伤小:因为三叉神经痛的微创治疗是用细针在口角旁穿刺,经颅底卵圆孔进入半月神经节,或经圆孔进入三叉神经的第二支(不进颅内)治疗,创伤小。
3、安全性高:通过微创技术精确定位,针尖能精确作用于目标神经纤维,临近血管和神经结构均不受到损伤,所以说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可选择微创与此疗法安全性高有也很大的关系。
三.神经阻滞疗法
三叉神经周围支阻滞疗法是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方法。注射的部位主要是三叉神经分支通过的骨孔,如眶上孔、眶下孔、颏孔、翼腭孔等。所用药物包括局麻药物、无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链霉素等。可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手术者。
三叉神经周围支阻滞根据注射部位分为:眶上神经阻滞术,眶下神经阻滞术,后上齿槽神经阻滞术,上颌神经阻滞术,颏神经阻滞,下齿糟神经阻滞和下颌神经阻滞术。
四.珈玛刀治疗
具有简便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差或不能耐受者;高龄、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者。
五.微血管减压术
目前开颅微血管减压术已经成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最好的一种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术前头颅MRTA检查发现三叉神经近脑干端受到血管压迫者。它针对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进行治疗,绝大多数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入脑干段所致。通过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可以使90%以上的患者获得长期缓解(根治)。但是不适用于高龄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
三叉神经痛的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一般而言,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者,如果身体状况较好、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等禁忌,可以首先考虑微血管减压术,但对于高龄、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患者,可以酌情采用射频毁损、神经阻滞、珈玛刀等其他治疗手段。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一定要抓住最佳治疗时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关键。患者在治疗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的膳食结构,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帮助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