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制造疼痛的时代

在任一办公室、任一家庭、任一工作中,我们都很容易找到深陷颈痛、背痛、腰痛、肩痛、手痛、膝盖痛或是足跟痛的患者。为什么如今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而慢性疼痛的患者却越来越多呢?究其根本,这是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已经今非昔比了。虽然现在多数人已无需从事重体力劳动,但是持续的不良姿势、久坐、缺少日常活动锻炼、体型超重、烟酒等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和长期缺乏睡眠等因素,在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已经司空见惯,而正是这些因素使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使许多看似不费力的工作也对肌肉骨骼产生慢性损伤而引起疼痛。因此有人说“21世纪是制造疼痛的时代”。

大家可能会说有了疼痛可以去看医生嘛。但是实际的情况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未去寻求医生的帮助,而是他们已经四处求诊了。他们去看过医生、做过许多昂贵的检查和拍片,但结果往往是没有大问题。在接受了药物、理疗或针灸等治疗后他们可能会感觉好点,但疼痛很快又会回来,似乎没有切实的办法能彻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不得不认为手术才是唯一的解决手段,尽管他们已被告知手术也无法确保有效,并可能存在风险。现代人在消除疼痛、渴望健康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陷入一片迷茫之中。那么他们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认识肌肉触发点

强有力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常见疼痛,以及许多其他不明原因的症状,实际上都是由肌肉内存在激痛点所引起的。一些擅长检查并治疗激痛点的临床医师已经发现:在约75%的时间里,它们都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且对几乎所有的疼痛问题都至少起到了一定作用。那么什么才是肌筋膜激痛点呢?

激痛点(triggerpoint)是肌肉组织内可被触知的高度敏感的纤维结节。用手指触摸常常感觉就像深埋在肌肉内的一颗小豌豆。打个比方,肌肉就像是人体血管和神经生长的土壤,而激痛点就像在缺乏灌溉和照料的土地里结成的硬块。按压激痛点会激发出高度敏感的疼痛;疼痛还会以特定形式向肌肉远端或近端转移引起远处的疼痛。激痛点会使肌纤维持续紧张,从而引起关节退化、血管和神经受压、运动受限以及慢性疲劳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合适的治疗,激痛点可使许多不适症状长期存在。

激痛点并非中医穴位

许多人会错误的以为激痛点与中医穴位是一回事。因此,首先必须认清穴位(acupoint)和激痛点(triggerpoint)是截然不同的。经络穴位来源于古老的中医学,经络是假想的气血运行通路,而穴位被认为是气血的聚集,穴位治疗声称会对假想的全身经脉的疏通有积极作用。尽管一些基于经络穴位的治疗看上去确实有效,但却很难去客观证实真的存在经络穴位。然而,对激痛点的认识源自西方医学研究。激痛点是真实存在的,它们能通过手指被感知,能够发出独特的电信号,后者通过敏感的电子设备可被测量出。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肌肉组织中的激痛点还可以被拍照。不幸的是,有的医师会以激痛点治疗来代替穴位治疗,但却没有告知患者所用的并非是传统的穴位治疗。如此会造成负面影响,因为患者和医学界就无法了解哪种是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激痛点常与穴位混淆的状况,也使许多相信事实依据和科学研究的医生和公众会怀疑激痛点也是伪医学。因此,科学的态度要求我们清楚地区别激痛点和穴位。

激痛点之母,总统医生特拉维尔

美国肯尼迪总统的私人医生珍妮特.特拉维尔(JanetG.Travell)在其所编写的《肌筋膜痛和功能障碍:激痛点手册》中详细记载了关于激痛点的知识。这套书讲述了几乎所有目前已知的激痛点知识,其中对于缓解疼痛的期望非常鼓舞人心。这套书就是要传达被大众遗忘了的心声——肌肉是个不被重视的重要器官。很少有医学专家会为它说话。因此也极少有医学专家去







































刘云涛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