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最近病房收治一个以发热伴多关节疼痛的病人,并伴皮肤散在皮症,咽喉肿痛,临床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予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明显。那么本病到底是如何发生,临床主要症状是什么,诊断标准如何,我们不妨花费一些时间学习一下。定义斯蒂尔病是一种血清阴性的多关节炎,为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最早由斯蒂尔()报道,其临床特征有长期不规则发热,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白细胞增多,多发性大、中、小关节炎,肌肉病变等。本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上都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不同。其全身症状较突出,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且与HLA-B27相关。症状体征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有多系统受累,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其次为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及浆膜炎等。1.发热发热为本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几乎见于所有的患者。通常是突然高热,一天1个高峰,偶尔一天2个高峰。以高热为主,体温多超过39℃,一般在午后或傍晚时达到高峰,体温持续3~4h后无需处理自行出汗,在早晨体温降至正常。发热时皮疹、咽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症状加重,热退后皮疹可隐退,上述症状可减轻。多数患者虽然长期发热,但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2.皮疹皮疹是本病的另一主要表现,85%以上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一过性皮疹,其表现为弥漫性充血性红色斑丘疹,有时有轻度瘙痒感,一般分布于颈部、躯干和四肢伸侧,也可出现于手掌和足跖,皮疹形态多变,有的患者还可呈荨麻疹、结节性红斑或出血点。3.关节和肌肉症状关节痛和关节炎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但可以很轻,以致容易被忽略。一般起病较为隐匿,多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和压痛。任何关节均可受累,最常侵犯的关节是膝关节,约占85%;其次是腕关节,约占74%。另外,有半数患者出现肘、踝、髋、肩、近端指间关节和跖趾关节受累,约1/3的患者有掌指关节受累,约1/5的患者影响远端指间关节。4.咽痛见于50%的患者,常在疾病的早期出现,有时存在于整个病程中。发热时咽痛出现或加重,热退后缓解。咽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咽拭子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对这种咽痛无效。5.淋巴结肿大本病早期往往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腋下及腹股沟处显著,呈对称性分布,质软,有轻压痛,无粘连及大小不一。6.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肝脏肿大,一般为轻、中度肿大,质软。约3/4的患者有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部分患者有黄疸,但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肌酸磷酸激酶一般正常。症状缓解后,肝脏可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出现酶胆分离现象,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功能衰竭,以致死亡。脾脏轻至中度肿大,质软,边缘光滑,疾病缓解后可恢复正常。8.肺和胸膜病变可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诊断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于成人斯蒂尔病的诊断标准(1)主要条件:①持续性或间断性发热。②易消失的橙红色皮疹或斑丘疹。③关节炎。④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加。(2)次要条件:咽痛、肝功能异常、淋巴结肿大、脾大,其他器官受累。具有4项主要标准可确诊。具有发热、皮疹中一项主要标准,加上1项以上次要标准可怀疑本病。日本成人斯蒂尔病研究委员会关于成人斯蒂尔病的诊断标准(1)主要条件:①发热≥39℃,并持续l周以上。②关节痛持续2周以上。③典型皮疹。④白细胞增高≥10×/L,包括中性粒细胞≥80%。(2)次要条件:①咽痛。②淋巴结和(或)脾大。③肝功能异常。④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3)排除:①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败血症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②恶性肿瘤(尤其是恶性淋巴瘤、白血病)。③风湿病(尤其是多发性动脉炎,有关节外征象的风湿性血管炎)。具有以上主要条件5项或次要条件5项以上标准,其中至少应有2项主要条件,并排除上述所列疾病,即可确诊。用药治疗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慢作用药物及生物制剂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对部分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如控制发热,减轻全身症状和关节炎症。但不能完全控制多数患者的高热和皮疹,且应用剂量较大,常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出血、溃疡和肝脏损害等,还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报道,故不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可用吲哚美辛50mg,3次/d,双氯芬酸钠50mg,3次/d等。国外推崇应用肠溶阿司匹林mg/(kg·d),分3~4次口服,剂量较大,容易引起胃肠道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国内较少使用。但作为临时退热药物,吲哚美辛、阿西美辛、双氯芬酸钠或阿司匹林常被选用。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如非甾体类药物疗效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肝功能异常、大量心包积液、心肌炎、肺炎、血管内凝血或其他脏器损害等。对于多数患者来说,泼尼松(强的松)一般开始剂量为0.5~1.0mg/(kg·d),有些患者剂量需要1~2mg/(kg·d)方能有效,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在第2天或1周内控制发热、皮疹和关节痛等症状,但使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应待症状消失及实验室指标正常后再开始缓慢减少泼尼松剂量,每1~2周减药2.5~5mg,后期减药更要谨慎,最后用有效的小剂量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一般认为早期应足量,必要时治疗初期可以应用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或氢化可的松等静脉冲击治疗急重症患者,待病情平稳后再换成口服制剂,维持较长时间。减量过早过快易出现病情反复。对需要长期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才能控制全身症状及关节炎症者,可加用慢作用药物或免疫抑制剂。3.免疫抑制剂及慢作用药物为了增强疗效,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和副作用,在病情基本控制后可并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雷公藤总甙等鉴别诊断由于本病主要是临床诊断,无特异性诊断指标,在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伴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炎的疾病以下就最易混淆的疾病分述之:1.败血症本病多呈弛张热,体温高峰时多在39℃以上,发热前有明显寒战等中毒症状,皮疹中常有出血点,体温消退后仍有倦乏、体重下降等消耗表现,经仔细检查可发现原发感染病灶,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抗生素治疗有效。以上可作鉴别。2.淋巴瘤本病可出现发热,贫血,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皮肤改变,易与成人斯蒂尔病相混淆。其特点是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质韧,部分粘连,热程可呈持续性发热或周期性,热型不定;皮肤改变常为浸润性斑块、结节等;骨髓穿刺及多部位淋巴结或皮肤活检可证实诊断。3.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以多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女性多见,常有发热、皮疹、关节炎、肌痛、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心包炎、蛋白尿等,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总补体、C3、C4下降,循环免疫复合物、多种球蛋白升高等。淋巴结活检多为非特异性炎症,必要时多次重复自身抗体检查、注意内脏损害,以协助诊断。在排除其他疾病后,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也能帮助诊断。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本病突出表现是90%以上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一般在10×/L~20×/L之间,也有报告高达50×/L,呈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分类一般在0.9以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而嗜酸性细胞不消失。血沉明显增快,多在mm/h以上。C-反应蛋白轻或中度升高。少数患者出现低滴度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的阳性往往提示患者可能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球蛋白和γ球蛋白可以升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甚至血氨升高。在合并肌炎时肌酸磷酸肌酶和乳酸脱氢酶等升高。值得提出的是血清铁蛋白在疾病活动期明显升高,可超过正常水平10倍以上。并与疾病活动相平行,可作为本病诊断的支持点,并可作为观察疾病活动和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预后AOSD的病程是多变的,有大约1/3的病人从发病到完全恢复的时间为1年,1/3的病人的病情反复发作,剩余1/3的病人的病情为慢性活动性,经常伴有破坏性关节炎。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1/5的患者在1年内可获缓解,1/3的患者反复1~2次后病情完全缓解,其余的患者表现为慢性病程,主要是慢性关节炎。少数患者发展至严重的关节破坏,并可导致关节强直,甚至需行关节置换术。还有少数患者在激素治疗过程中死于败血症、结核病、腹膜炎、急性肝功能衰竭、淀粉样变性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者在治疗期间不明原因地突然死亡。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