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多新妈妈产后的普遍现象,困扰着不少妈妈们!
自从宝贝生下来不久,年纪轻轻的就得了以前认为老人才有的腰痛病。严重的时候疼得腰弯不下不说,睡觉都成问题!如果产后产妇腰痛一直不重视,一直未见减轻,反而逐渐加重,或者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就一定要重视了!
小编也是产后妈妈,也曾经受到腰痛和悲痛的折磨,我的腰痛现在已经好了,现在总结了一些方法给大家参考!
产后腰痛的原因很多:包括孕期脊柱、骨关节的韧带松弛;生理性缺钙;产后骨盆内的神经和血管功能紊乱,或恶露排出不畅,子宫恢复不良;产后休息不当,劳累过度,腰肌劳损;缺乏运动,哺乳姿势不当;过早穿高跟鞋等等。另外,剖腹产时打腰麻以及产前有旧患,都有可能会引起产后腰痛。
长时间的腰痛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还可能演变成终身的疼痛,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1、淤血留滞型:
由于产后恶露排出不畅,淤血阻碍气血流通而引起腰痛。
产后子宫内膜脱落,子宫分泌的黏液也随之从阴道内流出,这就是恶露。
一般情况下,产后第一周,恶露量较多,颜色鲜红。一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变为浅红色的浆液。半个月以后至3周以内,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如果产后两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并伴有恶臭味,有时甚至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提示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若伴有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症状,提示有可能产褥感染,包括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
这些情况通常也会诱发腰痛,所以妈妈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恶露情况,及时排除恶露!
2、寒湿痹阻型:
产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身体的抵抗力差,如果防护不周,寒湿邪气就会乘虚而入,痹阻经脉而引起腰痛。
3、肾虚血亏型:
中医讲“腰为肾之府”,肾的问题首先反应到腰部。
女性子宫的功能也与肾息息相关,分娩时竭力必然要损伤肾气,本来肾气不足的人损伤就会更明显。同时分娩失血过多,就会导致肾虚血亏,脉络失养而引起腰痛。
1、坚持补钙
母乳喂养要消耗母体大量的钙质,如果母亲在孕期和产后不注意补钙,容易引起生理性缺钙,诱发腰疼。所以,补钙不仅要在孕期进行,还要坚持到产后的3~6个月。补充钙食品要多样化,除了钙片,牛奶,酸奶,豆制品也是不错的食材,既能补钙又是减肥的帮手。
2、适当运动
产后,妈妈们应尽早下地活动,尤其是剖腹产的妈妈,术后6小时就可以在床上翻身,第二天就应该在家人的帮助下坐起来活动,避免盆腔粘连造成以后持续的腰痛。产后两周开始可以适当做仰卧起坐和缩肛动作,既能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同时也利于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产后3个月,可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习一些瑜伽动作,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量力而为的运动,不仅能减轻腰痛,同时还能起到减肥的效果。
3、正确喂奶最好躺着给宝宝喂奶,如需要坐着喂奶,以坐在低凳上为好。如果坐的位置较高,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背上,这样可以避免把身体重心都放在腰部。坐着喂奶时可在膝上放一个枕头抬高宝宝,减轻腰部承受的重量。让宝宝头枕着妈咪的胳膊,妈妈便可以舒服地用手臂托着宝贝的后背,让宝贝的脸和胸靠近妈妈,下颌紧贴着乳房。
4、护腰部产后不要过早跑步,过多走路和提重物,这些会加重腰的负担。
睡觉应仰卧或侧睡,双腿屈曲,要经常更换姿势,注意腰部保暖。平时减少腰部活动过大的举动,避免久站久蹲,无法避免久站时,可交替让一条腿的膝盖略微弯曲,让腰部得到休息!
5、家庭理疗
家中备有理疗仪器的,可以经常照照腰部,没有仪器的,用艾灸的方法也可以。使腰部组织升温,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消除病患处疼痛症状,加速代谢过程,起到驱肿、消炎、镇痛的作用!
艾灸法是中医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有温经散寒、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扶阳固脱、防病保健等作用。
腰部施灸时,选准穴位是比较关键的一步。一般每次选3-5个穴点,首选穴是命门、肾俞,然后选取痛点。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区域;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命门穴两侧旁开各1.5寸处。
这三处穴位均有强腰健肾之功,是治疗腰痛要穴。
LP艾灸贴方便快捷安全,随时贴上,随时揭开。药效可以持续10小时!
比传统艾灸更加方便,药效更加显著!
传统艾灸
LP古方艾灸贴
使用方式简单:
小编就是使用了这款艾灸贴治好了产后腰痛和背痛的,绝对的真人真事,骗人是小狗。想要了解跟更多的,大家也可以加我